中国航空租赁借外援发力
2012/12/21 15:00:32
263亿人民币的豪绰出手将为中国民航业买来什么?日前,美国国际集团(以下简称“AIG”)发布公告称,已与新华信托董事长翁先定率领的中方财团达成协定,将旗下国际租赁金融公司(以下简称“ILFC”)最高90%的股权出售给后者,整笔交易金额高达42.3亿美金,折合人民币263亿元。这笔交易一旦达成,便将再创中美之间单笔交易额的新高。
日前这支“神秘财团”的身份终于浮出水面。昨日,作为收购方之一的国家航空产业基金董事长金乾生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这边的确参与了这个交易。”这支基金依托于西安国家航空产业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金毫不讳言将来对这块业务的发展设想。在他看来,航空租赁业对中国航空产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意义,而引入成熟外资企业毫无疑问是一条能加速其成长的路子。”
ILFC是全球领先的航空租赁公司,不仅拥有或管理着全球超过1000架的飞机,同时还握有229架飞机的购买协议,及50架飞机额外的购买权,甚至还在全球80个国家为200架飞机提供航空基地。
263亿引外援做大国内航空“蓄水池”
AIG披露的信息中也指出翁先定已经表示:“我们将继续保持ILFC现有的管理团队,充分利用他们的丰富经验进行市场开拓。ILFC在未来不仅将继续保持在全球航空租赁业务中的领先地位,同时还将加速他的扩张,特别是在中国等亚太市场上的发展。”
航空制造企业的不少企业对ILFC都并不是陌生,根据公开资料记载,截至目前,ILFC共购买了719架空客飞机,占空中客车全球12000架销售额的5.99%左右,足见其在市场上的能量。而对于成长中的中国市场而言,这个“做市商”的作用显然更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中国,航空公司购进飞机是需要局方批准的。但是业内都明白,很多性能良好的飞机都是要在越快购买越好,一方面价格便宜,另一方面不会拖延太久。”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航空租赁企业在这里起到的就是一个“蓄水池”的作用,“航空公司不能买,那么就由租赁公司出面购买,中国的航空企业要用的时候,他们再租给他们。如果国内运力过剩,他们还可做中间商,将飞机租售出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记者私下联系多家航空制造企业内部人士,他们均表示并未听说与ILFC之间的业务有什么变化,“相信收购并不是因为业务不好,更多是为了做大中国市场吧。”的确,据航空业咨询公司航升的数据,该公司在美国的业务量仅占1/10,约合90架,中国则是它最大的单一市场,ILFC租赁给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航空公司的飞机数量超过180架。对ILFC的收购,在很多业内人士眼中,似乎透露出中国对自己客机供应渠道加强掌控的意图。
搅动800亿美元市场中国航空租赁加速成长
不过,在金看来,亚太地区航空租赁业的飞速发展背后同样是在遵循一条“产业转移”的路径。“无论如何,这个行业都是要做大的。看到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这些大公司才会想要进入中国市场。”金认为,航空租赁的一路向东也正是听到了中国航空租赁产业的崛起脚步。
根据去年上半年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民航十二五规划”显示,未来5年中国民航全行业投资规模在1.5亿元以上。预计“十二五”期末,民航年旅客运输量将达到4.5亿人次,包括通用航空飞机在内的机队规模达到4500架以上;到2020年,中国民航业需要补充新飞机超过2500架,飞机租赁所涉及的资金至少达到830亿美元。而据波音公司预测,这种增长势头在未来近20年都不会缩减,在此期间,中国将需要引进5000架新飞机,价值6000亿美元。
但在这片市场上,&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