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参与全球物流链大调整
2017/4/5 14:18:14
中国消费者等待包裹的时间越来越短了,上午下单、下午到货,就连“双十一”包裹到货的时间也从2013年的平均9天缩短到2016年的3.5天。但是,海淘爱好者们可能还不太满意,跨境购物动辄十天半个月,而且无法随时监控货物已经到了哪里。阿里巴巴3月27日发布的首份《中国智慧物流大数据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全年境内物流详情数据完备率指数为84.8,跨境物流详情数据完备率指数仅为13.5,差距显而易见。
这种状况即将改变。近日,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网络携10多家中国主要物流合作伙伴亮相马来西亚,宣布将共同在吉隆坡打造中国境外首个服务于电子世界贸易平台(e-WTP)的国际超级物流枢纽。同时落地的还有蚂蚁金服与马来西亚银行的合作项目。这不仅意味着菜鸟将与中国物流企业一起,把国内已经高度智能化、数据化的快递基础设施输出到海外,也将是全球供应链、物流链的一次大调整。这一次,主导力量来自中国。
电商WTO迈出海外第一步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出现在当天的签约仪式现场,足见阿里巴巴集团对菜鸟海外布局的重视。
海外市场是阿里巴巴绝对不能错过的战场。这几年,阿里在海外突飞猛进,除了1688.com、速卖通、天猫国际,还收购了东南亚最大的购物平台Lazada,并投资了新加坡邮政。
跟随集团业务的发展,菜鸟也加快了国际布局。近4年来,菜鸟网络与海内外物流伙伴深度合作,建成了一张覆盖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的物流网络。去年“双十一”,菜鸟马德里仓正式启用,大数据帮助平台上的商家提前将货物备到马德里,再利用西班牙邮政直接发货。在近日启动的阿里全球速卖通3.28大促销中,八成以上西班牙用户能在24小时内收到自己在中国电商平台上购买的商品。有时海外消费者早上下单后,商品便从本地出发配送,下午便能送抵客户手中。这种跨大洲的当日达体验,目前全球仅有菜鸟与亚马逊能够做到。
在服务能力基本覆盖全球后,在规则层面也要发出中国声音。在去年博鳌亚洲论坛上,马云首次提出了电子世界贸易平台(e-WTP)的概念,并被写入了当年的G20公报。他认为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之一。借力电子商务,全球中小微企业站在与大企业同样的起跑线上,成为国际贸易的活跃参与方。但中小企业仍面临诸多挑战:进入全球市场的挑战、机制平台和基础设施的短板。特别是跨境电商零售爆发式增长,国际贸易呈现小单化、高频次、个性化定制的新特点,让中小微企业很难凭借自己的力量完成采购、支付、通关、配送等流程。
建立e-WTP,就是要在规则层面建立国际电商的新标准,如与电子商务直接相关的数字关境、税收政策、数据流动、信用体系、消费者保护等,在商业层面开展交流合作,建立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如电子商务平台、金融支付、物流仓储、外贸综合服务、市场营销、教育培训等,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参与全球化,让消费者在这个平台上实现“全球买、全球卖”。
这可能是互联网上最重要的一场全球化,其意义不亚于在电子商务领域建立一个世界贸易组织(WTO)。因此,自从马云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期间大力倡导e-WTP以来,全球多国政府已经对这个充满想象力的商业未来表示欢迎。这次在马来西亚的行动,正是电商界“WTO”在海外迈出的第一步。
为什么是马来西亚
在全球物流版图中,马来西亚占据关键位置,南北连接亚洲和大洋洲,东西则通太平洋(4.770,0.14,3.02%)和印度洋,拥有著名的优良海港——巴生港、新山港和槟城港等,特别是马来半岛西临著名的马六甲海峡,是世界重要交通要道。
由于地理位置和营运成本方面的优势,马来西亚一直希望成为继新加坡之后,东南亚地区另一个重要的物流枢纽。为此,马政府推出了《物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