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物联网定义
2011/1/1 14:25:00
Web4.0:“中国式”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这个词,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MITAuto-ID中心主任KevinAshton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
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以及欧盟2008年发布的《theEuropeanTechnologyPlatformonSmartSystemsIntegration,EPoSSIoT2020》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定义物联网
目前在国内被最普遍引用的物联网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在ITU报告提交5年后的2010年,这个定义显然没有与时俱进,既不全面,也不严谨,还存在错误。例如,物联网可以存在于内网和专网之中,而且目前还占大部分,“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这个说法显然是不准确的。这个定义的不全面和不严谨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个定义被普遍引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最早出现在“百度百科”和“互动百科”的相关词条中,在网上大量传播,而这两个百科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没有经过任何官方或权威机构审批认证的,但是它的传播能力很强,影响力很大。
同样也是“以讹传讹”,国内很多人都相信和引用“物联网”这个词最早是1995年微软的比尔·盖茨在其《未来之路》(TheRoadAhead)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以及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智慧地球”(Thesmarterplanetinitiative)已成为美国的国家战略。据笔者考证,在比尔·盖茨的书中并未提到“InternetofThings”这个词,智慧地球也没有被正式列为美国的国家战略。
自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其受关注程度是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拟的。
图1无论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SmartPlanet”,还是欧盟几个报告中都反复提到“InternetofThings”这个概念
图2归纳了物联网技术、业务范围和存在形式,以及与其他技术的关系
如图1所示,在GoogleTrends图中,无论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SmartPlanet”(或SmarterPlanet,或SmarterEarth),还是欧盟几个报告中都反复提到的“InternetofThings”这个概念,在全世界(英文)的网站上受关注的程度和使用频率都不高,远不如M2M和SmartGrid等词的受关注程度。
“M2M”和“传感网”(SensorNetworks)这两个词出现较早,在国外一直受关注,SmartPlanet,InternetofThings,和SmartGrid(智能电网)这三个词在2007年才开始受到较大关注,但只有“智能电网”这个词的受关注度提升较快,在2008年就超过了“智慧地球”和“InternetofThings”(这个词不等于中国的“物联网”)。
在国外,InternetofThings其实也还没有大家一致认同的准确和权威的定义,最常见的是Wikipedia上的定义:TheInternetofThingsreferstoanetworkofobjects,suchashouseholdappliances.Itisoftenaself-configuringwirelessnetwork.这个定义很简单和抽象,同样很不全面,和百度百科的定义一样。
欧盟在2009年布拉格会议的一个报告中对IoT的定义如下:IoTisaglobalnetworkinfrastructure,linkingphysicalandvirtualobjectsthroughtheexploitationofdatacaptureandcommunicationcapabilities.ThisinfrastructureincludesexistingandevolvingInternetandnetworkdevelopments.Itwillofferspecificobject-iden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