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案再发酵:中远物流如今窝案连连 积重难返
2014/11/4 16:43:07
观察者言:物流产业曾是中远集团旗下的重要资产,也是航运业低谷时为中远集团保持盈利的资产,而中远物流旗下业务最强、贡献最多利润的子公司上海中远物流如今窝案连连,积重难返。2013年中远物流从上市公司中国远洋中匆匆剥离,当时即听说此间有大案。现在的案情表明,上海中远物流与银行、钢贸商共同炮制了一个长达五年、涉资近20亿元、涉嫌受贿7000万元的骗局----这是否就是全部冰山?
据上海市检察院初步估计,上海中远物流及银行工作人员涉嫌受贿7000多万元,骗贷逾20亿元。从立案件数到涉案资金规模,均可谓2014年的“上海第一大案”。
10月14日,上海市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深挖窝串案成效:其中1月至9月,虹口区检察院从上海中远物流配送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配送)深挖出原总经理傅亮等18人贪污、行受贿案等。
上海配送是上海中远物流的全资子公司,后者是中远物流旗下最大的区域公司;同时,中远物流另一全资子公司,中远物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远供应链)上海分公司,亦卷入其中。
中远物流窝案,是2007年开始的钢贸疯狂融资中,仓储管理人员监守自盗、银行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寻租,开假仓单进行“一货多嫁”甚至“空仓计”,引发骗贷黑洞最典型的缩影(相关报道见本刊2012年第35期“钢贸融资劫”、2014年第6期“钢贸黑洞塌陷”)。
记者向多位业内人士求证,2011年上海钢贸危机涉及总资金约2000亿元,经过不断挤泡沫后,到2013年底还剩700多亿元不良贷款。银行人士对此无不心有余悸,但类似事件屡出不穷:今年爆发的广东及福建钢贸风险、青岛港与德诚矿业百亿元骗贷案、广州金山联纸业近20亿元债务危机等,均暴露出这一存在致命缺陷的贸易模式曾经遍地开花。
“银行之所以未能有效防范这类不高明的骗贷手段,原因均是货权或质押权失控。”银监会相关人士对财新记者指出,从根本上讲,必须推进建立健全担保品管理行业的监管机制,以及权威的全国动产担保物权登记公示体系,从法律层面正本清源。
而中远这类大型国企的卷入,则证明相关模式存在的巨大道德风险以及商业银行的盲目:大型央企及众多国企都情愿充当钢贸商的托盘企业,以“国字头”背景帮助钢贸商继续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延缓危机的暴露,于公“做大了”业务,于个人则借机“中饱私囊”。“这些物资公司没有主营业务,就是以托盘为生。”一位业内人士称。
多人陷落
今年2月,上海市虹口区检察院对上海配送原总经理傅亮、原总经理助理沈江进行立案侦查,两人涉嫌特大贪污及受贿。由此,拉开了中远物流涉钢贸骗贷案的序幕。
8月以来,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正式向当地法院公诉,指控上海中远物流五位项目经理,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9月,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下发一审刑事判决书,判决五人受贿罪成立。
据知情人士向记者确认,这五人为李伟、王军海、陈晨、钱靖、陈刚。按判决书,五人受贿金额分别为13.4万元、17.5万元、9.7万元、5.7万元及6万元。其中,陈刚为上海配送的巡库员,钱靖、陈晨为上海配送的项目经理,李伟与王军海为上海配送的供应链融资部项目经理、中远供应链项目经理。
据法院判决书,在检察院对傅亮等人立案侦查之后,先后有几人主动投案自首。2014年6月11日,钱靖主动向虹口区检察院投案,并退出了5.7万元的全部赃款。2014年6月24日,陈晨也主动投案。他利用经办客户融资质押监管业务的职务便利,先后收受上海巨申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民金钢材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明文贿赂款9万元,上海步潮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章某给予价值60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