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揭开新零售的两张互联网,“物流+”又是什么?
2017/4/23 11:20:07
(2017年4月)电商,是互联网对商业的改造。新零售是电商的进阶,是从“互联网+商品交易”往“互联网+商品流通”,进而往“互联网+商品制造”的演进。
一个新零售,两张互联网
一个新零售,至少能承载两张互联网。一张关于人,一张关于物。
关于互联网,网易在刚刚成立时的口号表述得很形象:网聚人的力量。今天我们一提起互联网,就容易想到流量,流量的背后是人,人聚集在互联网上产生好多行为……今天的互联网聚合了人的行为,成为了人的入口。新零售除了要延展人的互联网(线上线下流量都要抓),还要织起另一张互联网,物的互联网,聚合物的行为,成为物的入口。
在现阶段,有关“新零售”的描述中,很重要的一环是“物流”(图中“仓配”部分)。现代化、智能化的物流基础设施是“新零售”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新零售”的真正想象力在于“C2B”,即“新制造”——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更是国家实力的基础。互联网化的物流是流通基础设施的转型升级,互联网化的制造是更高维度经济基础设施的转型升级。不管是物流还是制造,他们的升级都需要一个必要条件:“新能源”——大数据。
没有“新零售”之前的前两年,马云说的是“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IT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DT是data technology。电商是IT时代流通业进化的产物——促进商品信息匹配的效率;新零售是DT时代流通业将要进化的产物——促进商品产销匹配的效率。DT时代,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那么,如何先做到业务数据化?
ID是业务数据化的关键钥匙
此前一篇文章《零售的未来所在》,分析了新零售时代消费者触点处在一个三维立体网格中:位置、时间、社群。在三维立体网格中,有个核心的切入口:用户ID。今天几乎所有的中国互联网用户都已经拥有了唯一ID——手机号。用户唯一ID的出现,使今天的零售商有机会在一个三维的网格中不管用户以什么样的方式与其发生接触,零售商都能有效识别出来用户的身份,并建立关于用户的更完整的画像。
用户唯一ID是识别用户身份、构建用户画像、把用户行为数据化的核心入口。那么要回答“业务如何数据化?”,首先来问“你的业务相关要素是否ID化?”
举个栗子,大家觉得滴滴打车是什么?“共享经济”、“互联网+出行”、“出租车行业的颠覆者”……bla bla bla。性感名词的背后:滴滴打车是出租车业务的数据化。
出租车业务存在了很长时间,滴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移动互联网的工具把这个上百年历史的业务数据化了。如何做到的?
第一、作为用户,你持有手机,首先你就是一个ID化的存在。
第二、当你打开滴滴打车的界面,内嵌的地图数据又给了你所在的地理位置一个ID化的存在。
第三、司机和你一样作为一个持有手机的人,也是一个ID的存在,TA所处的位置同时也是有ID的(位置的ID就是叫GPS数据)。GPS+LBS,你和司机+手机。叫车、接单的出租车业务要素都被ID化了,从而业务数据化了。
从IT时代到DT时代,中间需要一把钥匙(key)——ID。找到(或构建)业务要素的ID系统是业务数据化的关键。
新零售是“互联网+”与“物流+”的融合
零售的三要素:人、货、场。“人”的ID是什么、谁掌握这些ID?“场”的ID是什么、谁掌握这些ID?“货”的ID是什么、谁掌握这些ID?
2015年“互联网+”这个词很火,什么东西都叫“互联网+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