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只关注消费金融了,银行集体盯上新“猎物”供应链金融
2017/11/26 0:34:02
 
近几年,金融行业陷入巨大的“资产荒”中,金融机构面临“无标的可投”的尴尬现状。而近期,银行盯上了一个新的资产,并在全面发力,试图进入。这个领域就是供应链金融。
两年前就爆火的供应链金融,如今却发展得不温不火,甚至略微惨淡。即便如此,却完全没有阻挡银行的热情,供应链金融到底蕴含怎样的能量?未来又将掀起怎样的风暴?
01 银行的新猎物
上周末,在天津开了一场供应链金融峰会,超乎所有人想象的是,人员爆满,而来得最多的,居然是银行。
“我们正在布局供应链金融,实际上,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在尝试切供应链金融”,某银行的负责人称。
比如民生银行,已切入汽车金融;而齐商银行更有创意,他们给中小微企业提供管理系统,再利用系统采集的生产、交易数据,给企业放款。
银行集体盯上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原因,是因为行业的“资产荒”——巨额的资金,找寻不到出口。
中国经济下行,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同时企业利润也在缩减,放款风险大幅度增加;
此前的吸金海绵“房地产”,已渐渐吸得饱满,再难蓄水;
而最近新崛起的消费金融,银行对其还有偏见,不太认可这种“在线、无抵押”的模式。
于是,银行只能将钱拽在手里,难以释放。
而此时,供应链金额突然进入了银行视野。
“我和多家银行都聊过,不论是大银行,还是城商行,现在多多少少都在布局供应链金融”,某集团的投资总监赵呈晏称。
供应链金融确实算得上优质资产。
比如,应收账款融资。
一家核心企业,和供应商签合同的时候,会要求“先货后款”,3个月后再结款。
而如果供应商在这3个月内急需钱怎么办?他可以向银行借钱,并拿核心企业签订的合同作为抵押——3个月后,核心企业不再结款给供应商,而是直接还给银行。
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其实并不需要给供应商授信,而是给核心企业授信,而且有“应收账款”作为抵押物,相对安全。
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比起来,实在是太贴合监管了,几乎没有监管和舆论风险。
注入实体经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这些全部符合大的政策走向。
今年开始,银行将供应链金融视为“新猎物”,并开始全力围猎。
“3年之内,银行将全面杀入供应链金融,行业一片利好”,赵呈晏称。
其实不仅仅是银行,在资金荒的背景下,就连P2P也开始全力布局。
“很多大额的P2P开始往供应链金融转型,但会符合监管,每家企业授信不超过100万”,赵呈晏称。
在大的资产荒背景下,供应链金融成为最后一根的救命稻草。
02 冷静克制
实际上,早在两年前,互联网金融领域就掀起了“供应链金融热”,大量的玩家涌入,业内业外都一片欢呼。
但两年时间过去了,行业中并未杀出“独角兽”,甚至大部分企业,融资都成为困难。
尽管成为银行的新猎物,备受期待,但实际上,行业存在太多问题,两年时间并未交上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对个人授信难,给企业授信更难”,赵呈晏称,供应链金融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企业端的风控。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
短短的2.5年寿命,给其放款最大的风险,不是不还钱了,而是直接破产倒闭。
“我们就吃过这样的亏,企业法人直接申请公司破产,然后在同一个注册地,换一个公司接着就干”,某银行供应链金融的负责人称。
小微企业伪造应收账款,用假合同来骗取贷款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造假成本太低,但我们的风控成本却巨高”,行业资深从业者李艾称。
针对企业,现在唯一能公开查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