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方向
2018/1/19 16:20:14
201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以下简称《意见》),从国家层面强调了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重要意义,明确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主要原则、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并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与措施。《意见》的出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表明推进供应链发展已逐步上升为一项国家策略。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与核心,供应链的应用与创新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有效支撑,《意见》也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地发展供应链金融。同时,供应链金融也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重要的利润来源和未来最具潜力的利润增长点。鉴于此,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应紧跟供应链应用与发展趋势,积极对接国家支持政策,不断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在拓展自身业务的同时促进供应链和各参与主体持续健康发展。
《意见》的主要内容
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意义、原则与目标
重要意义。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引领全球化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有利于加速产业融合、深化社会分工、提高集成创新能力;有利于建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共赢的协同发展机制;有利于建立覆盖设计、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等环节的绿色产业体系;有利于加强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的有效对接,促进供需精准匹配和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我国企业更深更广地融入全球供给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地,打造全球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见》也明确提出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的重要意义,即有利于拓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以利于增量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主要原则。以供应链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为路径,以信息化、标准化、信用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支撑,创新发展供应链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高效整合各类资源和要素,提升产业集成和协同水平,打造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智慧供应链体系。
总体目标。到2020年,形成一批适合我国国情的供应链发展新技术和新模式,基本形成覆盖我国重点产业的智慧供应链体系。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应链领先企业,重点产业的供应链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重要中心。
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重点领域
《意见》提出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六项重点任务:一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农业产业组织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科学化水平,提高质量安全追溯能力。二是促进制造协同化、服务化、智能化。推进供应链协同制造,发展服务型制造,促进制造供应链可视化和智能化。三是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推动流通创新转型,推进流通与生产深度融合,提升供应链服务水平。四是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五是积极倡导绿色供应链。大力倡导绿色制造,积极推行绿色流通,建立逆向物流体系。六是努力构建全球供应链。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网络,提高全球供应链安全水平,参与全球供应链规则制定。
在供应链金融部分,《意见》提出了两方面内容:一是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包括推动全国和地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商业银行、供应链核心企业等开放共享信息。鼓励商业银行、供应链核心企业等建立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鼓励供应链核心企业、金融机构与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建设的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对接,发展线上应收账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模式。二是有效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包括推动金融机构、供应链核心企业建立债项评级和主体评级相结合的风险控制体系。加强供应链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确保借贷资金基于真实交易。加强对供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